報告稱中國航班延誤經濟損失超千億元

2013-11-04 12:33:32    來源:蘭瑞環(huán)球

11月1日,民生證券在新浪財經發(fā)布了一份研究報告稱,中國航班延誤嚴重,損失驚人,初步估算,在不考慮間接成本時,低延誤情景下2013年航空延誤損失約為439億元,高延誤情景下約為878億元。若考慮間接成本,保守估計,經濟損失也在千億元人民幣以上。數據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?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說,損失包括乘客時間成本和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。而報告假設了兩種情景,根據一系列測算,在低延誤情景中,乘客每人次的平均延誤為23.8分鐘;高延誤情景中為47.6分鐘,再乘以就業(yè)人口的工作時間成本,就是乘客時間成本。管清友說,根據測算,在低延誤損失情景下,乘客時間損失約為149.8億元;高延誤損失情景下,乘客損失約為299.6億元。而隨著航班延誤,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也在提高。管清友說,測算數據為,低延誤情境下給航空公司造成的運營成本損失約為289.4億元;高延誤情境下約為578.9億元。數據顯示,2006年以來,航班正常率總體呈現快速下降趨勢。到今年7月,航班正常率已經從2008年9月的86.85%大幅下降到65.75%。目前國內的航班延誤率大大高于國際水平。雖然這份報告的數據是否準確,還有待商榷,但是這份報告還是引起了很多乘客的共鳴。根據2012年民航年報,2012年由于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班不正常比重占38.5%,流量原因占25%,而天氣等其他原因占35%。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鄭興無認為,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是重要機場的瓶頸問題和空域管理問題。管清友建議,為了提高民航業(yè)的生產效率,應該在機場建設、空域管理方面簡政放權。

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