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鐵效應加強促大京滬經濟圈呼之欲出
2011-07-01 10:08:58 來源:亞太博宇
縱貫南北的交通"大動脈"京滬高鐵將于7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。它貫穿了北京、天津、上海三個直轄市及河北、山東、安徽、江蘇四省,連接了首都經濟圈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圈,四省三市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.5%,人口占全國的1/4,GDP占到全國的40%。這一連接將使"環(huán)渤海"、"長三角"兩大經濟圈之間的合作分工變得更細致,天津、濟南、廊坊、南京、無錫、蘇州等經濟重鎮(zhèn),成為北京、上海更近的鄰居。更為重要的是,京滬高鐵的開通,將進一步擴大長三角經濟圈與首都經濟圈的經濟輻射半徑。隨著兩者的融合,它們將在更廣闊的國際區(qū)域經濟視野中形成一個聯(lián)系更加緊密的經濟增長極大京滬經濟圈。大京滬經濟圈的形成,將在亞太區(qū)域乃至全球區(qū)域,成為一個有著更強吸附能力的經濟核心發(fā)展帶。它對中國中西部將產生龍頭帶動作用,利于提升中國經濟在全球的競爭力,產生更強的比較優(yōu)勢。很容易讓人想起美國的東部鐵路。這條沿著紐約-華盛頓-費城的鐵路建成后,聯(lián)系了美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,集聚了美國最好的社會經濟資源,極大地推進了美國東部鐵路沿線的發(fā)展,最終成為了美國一個極為重要的經濟帶。但也應該看到,京滬高鐵的修成,畢竟只停留在高鐵這一運輸工具平臺。這只是一種運輸工具之一,而非全部。要想真正實現(xiàn)建設一個大京滬經濟圈,還需要更多的綜合交通體系的建設,更多資源的優(yōu)化組合,才有可能達到真正融合的目標。也別是要注意部分高端產業(yè),尤其是金融這種高端服務業(yè),反而會進一步向北京、上海聚集,使得沿線城市以前存在的一些區(qū)域性優(yōu)勢反而喪失。